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及构建董毅【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内涵,论证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文化认同对文化自信的構建:坚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在兼容并包中坚定文化认同,推动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认同的主旋律。【关键词】 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内涵1、文化认同“文化”一词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是特定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制造、进展的总和。“认同”最早是西格蒙德·弗洛依德在心理学上定义使用的,作为病理性的认同弗洛依德认为“认同就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我国台湾学者江宜桦在认同的定义上提出三个层次:“同一、归属和赞同。”所以认同首先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存在共性,而这种共性的确认和认可就是认同。关于文化认同,学者郑晓云在《文化认同论》中提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认同时提到:“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增强。”简单来讲文化认同就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共同文化现象产生认同和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灵魂。2、文化自信2024 年 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进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制造、价值理念、鲜亮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是对文化自信概念的首次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否独立、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是否有文化安全、关系到在综合国力中是否有坚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只有高瞻远瞩地站立在以面对全民族进展的视角看待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认识到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简而言之,文化自信就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二、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论述中特别提到:“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坚持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进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却生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