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财政投入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把民生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突出位置,正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制度特征.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各级政府的职能和工作重点一直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地方政府以服务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职能”在充分体现;以保障民生工程为主的“公共财政”在基本确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已形成共识。公共财政是政府在“公共服务”职能上对政府性资金安排的要求,也是对财政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要求。二、增加财政投入改善民生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全球经济虽然从 2010 年开始呈复苏之势,但 2011 年欧债危机的蔓延及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脆弱复苏造成较大影响,也势必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自 2011年 4 月起,出口增速逐级回落,从 2011 年 3 月的最高 35.8%回落到 2012 年 3 月的 8.9%。2011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3.8%,增幅比上年降低 0.7 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 20.9%,增幅在去年末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 2.9 个百分点。我们一直讲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内需。如 2010年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52.8%和 41.5% 1,2011 年由于出口贡献率为负值,因此投资和消费贡献率都有所增长,其中消费贡献率增加 10.1 个百分点,达 51.6%,比投资贡献率多增加 8.7 个百分点。目前出口和投资都呈现下滑趋势,保增长保稳定必须依靠消费拉动,这是最可靠,也是最直接的。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一直认为保民生,保稳定是克服危机,走向复苏的关键,只有社会稳定了,人民安居乐业了,才能扩大消费,才能重振经济,才能走出危机。根据专家预测,我国经济将在二三季度探底回升,其中重要的支撑在以下两点: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加快对消费增长会产生推动作用。今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提速及社会保障改革力度的加大必将有利于推动消费的增长,拉动经济稳定增长。二是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民生工程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有关专家测算,今年保障房在建规模将达到 1800万套,明显超过去年水平,会对投资产生贡献,建成后的分配和使用也会促进相关消费的较快增长。 世界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以保持经济增长。意大利政府提供的工作安全协议为意大利工人提供了相应保障。该协议由工资保障基金计划提供财政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