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常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我们生活的家园,那是因为地球滋养着人类,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源。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日子吗?是世界地球日,(出示地球日图片)这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那么我们该怎样爱护和保护我们的家园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学习第六课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二、活动探究活动一:共筑和谐家园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举办“世界环境日”活动,今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今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片中的一段视频,提出思考问题: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使得灾害频发,资源日益匮乏,人类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这段视频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学生:(不能再过度开发资源:不要再污染破坏环境:要保护地球等等)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是的,过度向自然索取,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这警示我们:必须要爱护地球,尊重自然规律,要和自然和谐相处。继续思考:那么,你觉得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呢?请同学们看第81页下段做出回答。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通过大屏幕用图示将下列观点进行总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应该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通过上述观点理解提升思想认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共筑和谐家园(黑体字板书)活动二:共筑文明家园面对地球现在出现的种种生态危机,我们非常担忧,尤其近几年严重的雾霾天气更使我们忧心忡忡,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呢?其实早在50年代作为工业发展比较发达的英国,就已经饱尝了肆意破坏生态环境所遭受到的惩罚。第一步:请同学们迅速阅读P82页“探究与分享”资料。了解一下英国当时经历了一场什么灾难?这场灾难是怎么造成的?又是如何度过的?学生看完后,师提出:曾被视为人类进步、繁荣的滚滚浓烟夺走了上万人的生命。伦敦“杀人雾霾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可当我们看到那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时,心情仍然非常沉重。提出问题:英国治理这场雾霾整整用了30年时间,那么从英国经受灾难到治理空气污染成功的艰难历程启示我们,面对现在地球出现的种种生态危机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呢?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后总结:我们应该告别野蛮肆意索取,开启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之路。得出观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板书:共筑文明家园)那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呢?(大屏幕出示)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面对环境资源的恶劣形势,我们人类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展示巴黎协定图片)引出“人类已经关注环境问题,是时代的选择”;继而发问“我们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又有哪些举措呢?”(展示图片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环境治理的决策)。我国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教师提问: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什么样的国策?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由“绿色”这一发展理念提出问题“什么是绿色发展?”。活动三:共筑绿色家园那么什么是绿色发展呢?(大屏幕展示定义让学生简要了解)提出问题: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首先遇到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个两难问题,展示图片“有人说发展经济就不能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无法发展经济!”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段视频“看浙江省安吉余村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