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专题复习(4月13日)一、考纲要求核心知识点《汉穆拉比法典》B;雅典民主政治C;古罗马人的法制精神C政治经济文化城邦的特征A爱琴海A“古典时代”A;《荷马史诗》A;帕特农神庙A;哲学与史学A罗马共和国A;罗马帝国A;基督教的创始、经典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与“万民法”B二、知识梳理1、时间观念2、空间观念第一分册(古代-中世纪末)古代东方P4古代两河流域P5古代希腊罗马P15罗马的扩张P18罗马帝国的分裂和灭亡P263、基础知识梳理三、例题1.(2015·上海单科·2)“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C.《摩诃婆罗多》D.《荷马史诗》2.(2013·上海单科·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3.(2011·上海单科·34)两张判决书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问题:(8分)(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①《民法大全》②《汉穆拉比法典》判决一:;判决二:。(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6分)4.(2010·上海单科·35)从分散到整体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问题:(15分)(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分)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判决一倘建筑师为自由民建屋而工程不固,使房主之子因而致死,则应杀此建筑师之子,判处乙之子死刑。判决二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A:B:5.(2009·上海单科·6)下列地图中表示草原文明的是()ABCD6.(2014·上海单科·2)下面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A.犹太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7.(2015·上海单科·36)雅典的民主(12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历史情景剧。公元前5世纪后期,一个外邦官员访问雅典,一天,他应邀旁听公民大会,为雄辩滔滔的演说而激动,又为无情的陶片放逐而感慨,对此他既好奇又困惑。这时他巧遇一位雅典智者,于是有了如下对话:外邦官员:请问,你们的制度究竟有什么好处呢?雅典智者:回答A(4分)外邦官员:我很好奇,这种制度何以能够产生?据我所知,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这种制度。雅典智者:回答B(4分)听完智者的回答,外邦官员陷入了沉思,然后说道:看来,你们的制度真不错。不过它真的完美无缺吗?雅典智者:回答C(4分)请你扮演雅典智者,回答外邦官员的问题。(在空格A、B、C处填上内容)A:B:C:8.(2014·上海单科·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中国9.(2013·上海单科·4)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10.(2012·上海单科·36)梭伦的大盾(12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