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VIP免费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_第1页
1/2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_第2页
2/2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48适用对象:学术型法学理论专业硕士课程性质:学位课考试方式:论文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法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以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律理论和观点作为研究对象。理论性强是其最大特点。本课程旨在揭示法律理论和观点的内容、本质、作用、和特点,阐明它们形成、发展、演变和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过程和规律。要求通过发掘、研究、总结和批判继承我国丰富的法学遗产,以达到“古为今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的目的。(二)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三)教学安排本课程为3学分,总课时为48。其中,讲授48课时。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导论(3课时)一、什么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讲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9课时)本讲重点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难点为:西周“以德配天”的思想。第一节夏、商、周的法律思想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夏、商的法律思想,重点掌握西周的法律思想。一、夏、商的“天罚”思想二、西周“以德配天”思想(一)“礼治”思想(二)“德治”思想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原因,掌握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一、儒家(孔孟)的法律思想二、法家的法律思想第二讲封建时代的法律思想(21课时)本讲重点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和特征。难点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第一节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酝酿和确立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嬴政和李斯的“法治”思想;掌握董仲舒的法律思想。一、嬴政和李斯“事统上法”的“法治”思想二、董仲舒的法律思想(一)“德主刑辅”、“大德小刑”(二)“春秋决狱”第二节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和特征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和特征。一、“礼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法律传统二、“德政”与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方针三、“人”与“法”相结合的法体理论第三节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丘睿的法律思想,掌握朱熹的法律思想。一、朱熹的法律思想二、丘睿的法律思想第四节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衰落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掌握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衰落的根源。一、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二、明、清之际的法律思想(一)王夫之对封建法治思想的改造(二)黄宗羲民本主义的法治思想第三讲近现代的法律思想(15课时)本讲重点为:孙中山的法律思想。难点为:改良派和法理派的法律思想。第一节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曾国藩的法律思想,掌握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法律观。一、曾国藩的“人治论”和“严刑致安”的法律思想二、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法律观第二节改良派和法理派的法律思想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的实质,掌握沈家本的法律思想。一、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二、沈家本“融会中西”的法律思想第三节孙中山的法律思想和国民党时期的法律思想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国民党时期的法律思想,掌握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思想二、国民党时期的法律思想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武树臣著:《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7月版。参考书目:[1]李贵连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2]张国华、饶鑫贤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