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重点名词解释 1、 护理学(nursing)是一门研究维护、增进、恢复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 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 2、 护理(nursing)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3、 健康(health)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安适状态。 4、安适(wellness)安适是生命充满活力和完美感觉的主观感受,是能客观描述的一种状态,存在不同胡水平,并能绘制成一线形连续体。 即生理安适、社会安适、情感安适、智能安适、精神安适。 5、 疾病是指机体的某部分、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或紊乱。 疾病(现代疾病观认为的疾病)是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结构形态、代谢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状态的破坏或机体偏离正常状态的过程。 6、 患病(illness)是不健康的主观体验,是个体生理、心理、智能、社会、发展或精神功能的良好体验减退或受损的状态。 7、疾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是指人们在患病时采取的应对疾病所致的机体功能改变的一般性行为,它伴随疾病而存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8、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采取行动提高生活质量。 其目的是发挥健康潜能,促进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 WHO指出:健康促进是赋予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自身健康能力的过程。 9、 健康保护(health protection)或疾病预防是人们采取行动预防和对抗疾病的过程。 它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发现问题、改善环境和行为及提高身体抵抗力的方法,消除、减缓或改变疾病过程。 10、 初级预防保健(primary prevention)又称一级预防,是最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始于疾病或功能障碍出现之前,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或疾病预防两个方面。 11、 二级预防保健(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为发病学预防,由有组织的、直接的健康普查或大众教育组成,目的在于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尽可能逆转疾病的病理过程、尽早阻止疾病的进展和限制伤残的发生。 12、 三级预防保健(tertiary prevention)又可称病残预防,主要是针对发病后期进行的合理而适时的康复治疗和保健措施,目的是尽可能减少残障,使患者达到最高的功能康复水平。 13、 健康教育(client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