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_第1页
1/22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_第2页
2/22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_第3页
3/22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仿真基本原理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 3、掌握控制系统分析 【 实验原理】 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sys=tf(num,den) %多项式模型,num 为分子多项式的系数向量,den 为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函数 tf()创建一个 TF(传递函数)模型对象。 sys=zpk(z,p,k) %z 为系统的零点向量,p 为系统的极点向量,k 为增益值,函数 zpk()创建一个 ZPK(零极点)模型对象。 (一)控制系统的参数模型 1、 TF 模型 传递函数mnasasasabsbsbsbsGnnnnmmmm,)(01110111 num=[bm bm-1 bm-2…b1 b0] den=[am am-1 am-2…a1 a0] sys=tf(num,den) 例 1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 0 51 7 68 61 64 84 41 2)(23423ssssssssG。 num=[1 12 44 48]; %分子多项式 den=[1 16 86 176 105]; %分母多项式 sys=tf(num,den) %调用tf 函数建立其传递函数数学模型 Transfer function: s^3 + 12 s^2 + 44 s + 48 ----------------------------------- s^4 + 16 s^3 + 86 s^2 + 176 s + 105 2、 ZPK 模型 )())(()())(()(2121nmpspspszszszsksG z=[z1 z2… zm-1 zm]; p=[p1 p2… pn-1 pn]; k=k0 sys=zpk(z,p,k) 例 2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3)(2)(1()4(5)(sssssG,写出其ZPK 模型。 z=[-4]; %系统零点 p=[-1 -2 -3]; %系统极点 k=5; %系统增益 sys=zpk(z,p,k) %调用tf 函数建立其零极点数学模型 Zero/pole/gain: 5 (s+4) ----------------- (s+1) (s+2) (s+3) 3、 TF 模型与ZPK 模型之间的转换 格式: [z,p,k]=tf2zp(num,den) %TF 模型→ZPK 模型 [num,den]=zp2tf(z,p,k) %ZPK 模型→TF 模型 (二)系统模型的连接 1、输出反馈 格式: [numc,denc]=cloop(num,den,sign) %输入开环系统的多项式模型参数向量num,den 与馈极性sign,返回闭环系统多项式模型参数向量numc,denc。 2、反馈连接 格式: sys=feedback(sys1,sys2,sign) 3、串联连接 格式: sys=series(sys1,sys2) sys=sys1*sys2 4、并联连接 格式: sys=parallel(sys1,sys2) sys=sys1+sys2 5. 复杂的结构框图 求取复杂结构框图的数学模型的步骤: (1) 将各模块的通路排序编号; (2) 建立无连接的数学模型:使用append 命令实现各模块未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