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1页
1/11
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2页
2/11
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3页
3/11
1 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阳谷实验小学 岳福兰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有时往往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不求实际效果,忽略了其本质。现选择几个课堂教学中的典型现象进行透视。 【现象 1】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他小组成员。 后果: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学困生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现象 2】教师在设臵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臵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学生各行其道,没有中心。 2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 【现象 3】合作问题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深入思考。 后果: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现象 4】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 后果:合作学习只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插花点缀,学生没有足够的合作交流时间,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这样不单单 3 会给学生留下遗憾,还会浇灭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热情,遇到学生会创新思维,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合作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人们常说,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得到的仍只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两个人交换一种思想,每个人将得到两份思想。这无疑告诉我们,学习中互动合作是多么的实惠,实现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师生间的教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