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树立以风险为导向预算理念 近年来,我国预算草案的编制质量和精细化程度都在不断提升,这是一个重大进步。然而,相关文件越来越多,其中也蕴含着风险。风险在哪? 纵览这些文件资料,感觉是钻到森林里,看到了很多树木,但森林的整体情况如何呢? 宏观整体情况有些看不清楚。针对“十四五”规划、中期预算规划和 2024 年的年度预算,我们应该关联起来考虑,从整体上进行推断。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考虑“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规划也好,预算也好,其实都是计划,计划是针对未来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是充满风险的。也可以说,规划和预算都是一个虚拟的事物,都是一种对未来的模拟。这种模拟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核心问题就是“不确定性及其引发的风险”。假如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其引发的风险缺乏准确推断,我们制定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进展目标,很可能是难以实现的。问题导向是针对“已然”,而风险导向是针对“未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所以,编制面对未来规划和预算的核心理念就是风险,要基于风险来观察、分析和推断,并形成以风险为导向的预算编制审查理念。假如说预算不是风险导向,预算的作用很可能就不是促进进展目标的实现,而是适得其反。以风险为导向来编制审查预算,需要统筹收入支出大盘子,考量有多大的赤字? 定多大的债务规模? 支出向 哪些方面倾斜? 以及支出进度怎么把握? 这些预算安排就是针对风险的,哪方面的风险大就向那些方面倾斜。 最典型的就是 2024 年的预算编制执行。为积极应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对原有预算安排进行及时调整,通过大量压缩一般性支出来保障疫情防控需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就是预算编制是跟着风险走的。从总量来看,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支出力度? 从结构来看向哪些方面倾斜? 哪些增加? 哪些压缩? 都必须跟着风险走。而这些风险都是老百姓需要面对的公共风险,最终会转化为政府的公共责任,包括法律的责任,也包括道义的责任。这些公共风险一旦产生、暴发,就需要政府去对冲,并根据公共风险应对要求来调整预算。 一、用风险分析框架来审查规划、预算 2024 年以及“十四五”期间,未来的风险会是什么情况? 有没有一个风险的情景图? 比如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情况下产生了大量僵尸企业,政府为避开企业大规模破产引发经济社会动荡风险,制定了包括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