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4254.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防止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防护。 2 引用标准 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 3 术语 3.1 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含附属装置)的静止或运动部分,可能使人致伤的部位。 3.2 人体可及范围 在无外界因素作用时,足跟着地,仅靠人体自身肢体的上伸、下伸、向前、越过、旋转及伸入等动作所及的空间,其中最大包络面为最大可及范围,Rm 表示。如图 1 所示。 图1 可及范围 3.3 安全距离 防止人身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间隔。其值等于最大可及范围Rm(或身体尺寸L)与附加量KL(KL=K·L,K 值见表1)之和,用Sd 表示。 Sd=(1+K)Rm… … … … … … … … … … … … … … (1) Sd=(1+K)L… … … … … … … … … … … … … … (2) 式中:Sd— — 安全距离,mm; L— — 人体尺寸,mm; Rm— — 最大可及范围,mm; K— — 附加量系数。 安全距离分为二类: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和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表1 身体有关部位的附加量系数 3.3.1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Sd 等于人员有关肢体或部位的可及范围Rm 与附加量KL 之和。 该安全距离包括:上伸可及的安全距离,越过可及、下伸可及的安全距离,上肢四个部位的弧形可及安全距离,穿越方形孔隙可及安全距离和穿越条形缝隙可及安全距离。 Sd、Rm 及KL 之间关系以上伸可及安全距离为例示意如图2。 图2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3.3.2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Sd等于身体有关部位尺寸L 与附加量KL 之和。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包括防止人体七个部位(躯体、头、腿、足、臂、拳、食指)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Sd和KL 之间的关系以防止足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为例示间如图3。 图3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4 安全距离数值 4.1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数值 4.1.1 上伸可及的安全距离数值 当双足跟着地站立、身体挺直,上肢上伸可及的安全距离数值Sd 为 2410m m ,其中含鞋底厚度 30m m ,鞋底厚度超过 30m m 时,安全距离数值应相应增加(下同),如图4。 图4 上伸可及安全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