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方案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方案 近年来,金湖县围绕“增调、降诉、降访”目标,创新探究“全域诉调”机制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形成完整治理链条,80 个村(居)实现“无讼”目标,信访压降量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联合“治”诉 提升基层治理保障力 建立“点线面”社会治理模式。在“点”上力求共治,联合县法院、司法局等 16 家单位,强化“访调裁诉”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在全市率先将民事案件万人成讼率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在“面”上互联互通,设立非诉讼服务中心法院分中心,对适宜通过非诉方式解纷的案件,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政复议、仲裁进行处理。加强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建设,有效衔接12368 热线服务、“江苏微解纷”“无讼淮安”平台,实现诉源治理事项“一键办理”,诉前案件分流率达 60%以上。在“线”上强化协同,联合 6 个单位共商治理难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12 篇,筑牢县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参加、法治保障“四位一体”治理网络。 源头“止”诉 提升主动预防服务力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完善司法服务体系。做强巡回审判品牌,组建 10 个巡回审判点,将荷花荡景区、水上森林公园纳入巡回审判范畴,选取婚姻家庭、相邻权、土地流转等 5 个典型性案件,开展直播式巡回办案,疫情防控期间,邀请代表、委员及相关人员线上旁听,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消解矛盾于未然。关注纠纷多发领域,发出司法建议 112 份,健全常态化预警机制,梳理重大案件风险隐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与住建、物业、银行等共商解决办法,形成有效措施 30 余条,从源头堵塞漏洞。构建“三官一律”网格体系,扎实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设立 135 个村(居)社会治理工作站、8 个审务工作站,专人挂钩村(居)网格,定期开展“调解+宣传”“调解+法律服务”活动,组织集中进网格服务 19 次,帮助化解纠纷近 500 起。 调解“息”诉 提升多元化解凝聚力 坚持多方联动攻坚。联合县信访、仲裁、司法等单位,制定出台“访调裁审”一体化机制建设方案,每季度召开联席会,共商工作难题、对接问题。先后召开相关会议 7 场,共商解决难题近 10 个。坚持“三级”联调,建立县、镇、村三级 144 个调解组织,设立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 19 个专业调解组织和 1 个专业调解组织,发挥“乡贤五老”工作优势,高效化解一批人员众多、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