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切自然,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用心读完后,仿佛亲自来到了草原,感受到那里明朗清新、一碧千里的奇异秀美的景色,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的热烈欢腾的场面,更是对老舍先生这位文学大师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情分析 1、六年级继续抓实教学。安排 3 分钟进行生字练习。 2、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感受大自然的美。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语句的美。4、注重学生个性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二、教育目标: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理解课文内容,培育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三、进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出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1.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我的天堂》。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 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3.演示草原图片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沟通,随机指导。 3.播放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