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发展历史 欧盟经济正处在大变革中。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欧盟已经取得重要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今后一、二十年,将是欧盟社会经济发生巨变的时期。变革中的欧洲经济需要正确的评估。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欧盟经济发展态势 从短期看,进入 21世纪后,由于受美国经济衰退等影响,2002年欧盟经济估计只增 1%不到。但从一个较长时期看,欧洲维持上世纪 90年代平均 2%左右的增长速度,问题并不大。今后十年,欧洲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美国的可能性不大,但美欧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将缩小。 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稳。通胀率一般低于 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 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 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 3-4%。今后,在个别年份,上述个别指标可能会突破。欧盟东扩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可能性更会增大。但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大致会维持平稳的增长。21世纪,欧洲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统一市场建设 迄今为止,欧盟在统一市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欧盟基本上建成了统一的内部市场。1999年 1月 1日欧元问世和 2002年 2月欧元进入流通领域,使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欧盟统一市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欧盟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全面形成。 1958年欧共体成立后,在一个很长时期中,它的主要精力放在关税同盟的建设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上。到 20世纪 80年代中,欧共体在这两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它仍然是 12个独立存在的、分割的市场。 1985年 6月,欧共体通过了《完成内部市场》的白皮书,制定了 1992年底完成统一内部市场的计划。同年 12月,欧洲理事会又拟定《统一欧洲文件》,把 1992年完成建设统一市场目标,以修改和补充罗马条约的形式写进了罗马条约,使统一市场的建设获得了法律上和组织上的保证。欧共体还制定 286项立法,通过立法形式来消除阻碍货物、人员、劳务、资本在 12国间自由流通的各种非关税壁垒。截止 1992年底,这些立法已有 95%获得通过,其中 85%已转为成员国的立法。(注:伍贻康、周建平主编:《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1994年经济科学出版社,第 106页。)在这种情况下,欧共体宣布 1993年 1月 1日建成统一的内部市场,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随着欧共体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