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了,再谈设计院施工单位 2013-1-18 2012年 10月份,我又回到母校重庆大学,参加建工 98级某班十年庆,十年荏苒弹指间,同窗好友喜相见。火锅啤酒喝翻天,兄弟情义可比天。两年间,自身感慨颇多,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开贴,希望自己的体会和感触能和未来的同行的师弟师妹共勉,也恳请学长不吝指教。 2011年是我纠结的一年,在中讯这样的国企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为了重新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今年我特别努力的工作,加班出差从不含糊。不知不觉中,我的努力逐渐得到同事的认可,都说我变了,更加积极和向上了,我自己感觉领导也认可我了。2011年 11月,我参与的一个项目需要封闭设计,一个月我和妻子分离,我坚持下来了,工程顺利完工并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赏,但是工程结束后的一个多礼拜,年底结算奖金发下来了,3万5千块(加上平时的收入,税后在 11万左右),这个数额比我 2009年还要低。 虽然在结构组内并不低,但我真的绝望了,看着一个建筑本科毕业的 85后同事,年终奖发到手里11万。我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礼拜后,我给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领导看到后,戏谑的对我说,咋了,干累了。。。如果你不在乎国企的地位的话,就走吧。就这样,四年的努力工作换不来领导一句挽留的话,一个能力的认可,我彻底绝望了。 第二天,我和老婆去了云南丽江、玉龙雪山。。 连续两年,我工作的努力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而且 30岁的我也接近我工作生涯的瓶颈了,在一个注定没有明天舞台,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 过了年找工作期间的磕磕碰碰,我慢慢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最终我放弃了绿地集团等地产单位选择了核五院,开始了我结构组组长的新职位。 核五院虽然是国企,但各个所基本都是个人承包,成本独立核算。所以,在中讯慢慢的仔细的画图习惯在这里开始受到了挑战。民用院高工作强度极短的出图时间让我一度无法适应,但经过两三个月的痛苦挣扎,我在核五院这个新环境里慢慢生根发芽了。。。 2012年 7月,河南某五星级酒店,我们所很荣幸中标了,结构高度 170米的B级高度框筒结构,需要做超限审查,结构上我勇担重任,在结构初设阶段和方案设计单位同济大学配合,我们提出的高位转换结构方案--搭接柱(河南第一个搭接柱超高层)方案受到了甲方和同济大学的认可。在有限的时间内,第一次做如此大的项目,而且都是第一次做大震弹塑性分析。工程组边设计边搜集资料,接近疯狂的汲取类似超限工程经验,并在设计中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