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混 凝 各种废水都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分散体系。根据分散相粒度不同,废水可分为三类:分散相粒度为0.1~1nm间的称为真溶液;分散相粒度在1~100nm间的称为胶体溶液;分散相粒度大于100nm称为悬浮液。其中粒度在100nm以上的悬浮液可采用沉淀或过滤处理,而粒度在1nm~100μ m间的部分悬浮液和胶体溶液可采用混凝处理。 混凝就是在废水中预先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具有可分离性的絮凝体,再加以分离除去的过程。 第一节 胶体的特性与结构 一、胶体特性 胶体的特性包括光学性质、力学性质、表面性能、动电现象四个方面。 1.光学性质 胶体的光学性质是指胶体在水溶液中能引起光的反射的性质。 2.力学性质 胶体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胶体的布朗运动,即胶体颗粒所作的一刻不停的不规则运动。这也是胶体颗粒不能自然沉淀的原因之一。它可用水分子的热运动来解释,胶体颗粒总是处于周围水分子的包围中,而水分子由于热运动总在不停地撞击胶体颗粒,其瞬间合力不能完全抵消,就使得胶体颗粒不断改变位置。 3.表面性能 胶体颗粒微小.故其比表面积大,具有极大的表面自由能,从而使胶体颗粒具有强烈的吸附能力和水化作用。 4.动电现象 胶体的动电现象包括电泳与电渗,二者都是由于外加电位差的作用而引起的胶体溶液系统内固相与液相间产生的相对移动。电泳现象是指在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能向一个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与此同时,也可认为有一部分液体渗透过了胶体微粒间的孔隙而移向相反的电极,这种液体在电场中透过多孔性固体的现象称为电渗。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微粒是带电的。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向阴极运动,说明该类胶体微粒带正电,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相反,如向阳极运动,则说明该类胶体微粒带负电,像碱性条件下的氢氧化铝和蛋白质等。粘土胶体一般也带负电。由于胶体微粒的带电性,当它们互相靠近时,就产生排斥力,因此不能聚合。 二、胶体的结构 图 3-1是胶体结构示意图。在粒子的中心是胶核,它由数百乃至数千个分散相固体物质分子组成。在胶核表面,吸附了一层带同号电荷的离子,称为电位离子层。为维持胶体离子的电中性,在电位离子层外吸附了电量与电位离子层总电量相同而电性相反的离子,这称为反离子层。 电位离子层与反离子层就构成了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其中电位离子层构成了双电层的内层,其所带电荷称为胶体粒子的表面电荷,其电性和电荷量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