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生产中塑料件色差的产生及控制 前 言 现在,越来越多的SMC、ABS等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上得到应用,有些件还是重要的外观件。这些外观件的表面要求与驾驶室有一致性的外观性能。在油漆颜色方面,不能有明显的色差出现。 由于塑料件受温度等条件的限制,采用与驾驶室不同的油漆品种和涂装工艺,色差是个非常复杂且难以控制的问题,这就为汽车油漆色差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各汽车厂控制色差的方式是采用仪器测量与目测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提供一块标准颜色的样板,要求车身及塑料配件的颜色与该标准样板相比无论是目测、还是仪器测量都应接近。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很多,它与色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供漆系统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就塑料件和金属车身在不同生产线上容易产生色差的原因及色差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1色差的概念和测量 1.1 颜色的三个属性 (1)色相 色相是颜色的基本因素。当光从短波向长波移动时,人们会感到一些列不同的颜色:其顺序依次为紫、蓝紫、蓝、蓝绿、绿、黄绿、黄、橙、红等。这便是色相。色相是颜色的光谱特性,相应于一定的波长。 (2)饱和度或纯度 饱和度代表颜色的纯度,最接近光谱色的是最纯的光,称纯色或者饱和度高。无彩色的纯度最低,当光刺激中混入无彩色成分时,纯度降低。 (3)明度或亮度 明度是物体反射光的量度,一个明亮的彩色物体以为着它反射(或透过)了大部分投射在其上的光。如果将色谱上的彩色光投在灰度不同的银幕上,会看到颜色的光亮程度随着银幕的反射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白色的银幕反射能力最强,明度最高,黑色的银幕不能反射任何光,故明度为 0。 1.2 色差的判断依据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目测和仪器测量。目测是最主要和基本的方法,将产品与标准板相邻地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在标准光源和标准背景的环境中,判断产品颜色在不同视角下是否可以接受。色差的测量一般采用分光测色法,首先测出待测光的光谱分布或试样的光谱反射率,然后通过计算求出色度值。随着观测角度的不同,车身面漆的颜色也有较大的不同。先进的色差仪采用D65 光源(标准日光、色温为 6500K)单方向(45○ )照明,可从5个角度(15○、25○、45○、75○、110○)同时测量金属漆或者珠光漆的颜色。 2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 2.1色漆材料 油漆供应商根据颜色样板制备相应的色漆。色漆分为两大类:单色漆和闪光漆,闪光漆包括金属漆和珠光漆。 单色漆通过颜料粒子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