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1.货币的内涵(1)商品的含义和属性:商品是用于互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和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两个基本属性。(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此,货币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商品。(3)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体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② 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互换媒介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纸币: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程度,假如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程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则出现通货紧缩。 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2.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和工具: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结算中常常用的信用工具。① 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所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使消费愈加简单、以便、高效、安全 ②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在我国重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2)外汇:用外币表达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①外币、银行存款等外币支付手段;②股票、债券等外币有价证券;③其他外汇资产。 (3)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一般用 100 单位外币能兑换多少本币表达。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内为物价稳定,对外为汇率稳定),能让人民生活安定,增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价格及其影响原因、价值规律(1)价格的含义:价值的大小叫价值量,价值量用货币表达叫价格。技术进步 - →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 → 商品价值量减小 - → 价格下降。 (2)影响原因:①供求关系(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现象,处在买方市场;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处在卖方市场。② 价值(决定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③ 间接原因:气候、时间、政策、宗教、习俗等,是通过变化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价格的。④ 其他原因:货币的发行量(过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