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规程目录第一节贮槽安全操作规程第 2 页第二节槽车卸载操作规程第 5 页第三节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第 6 页第四节槽车充装过程操作规程第 7 页第五节槽车充装后复检操作规程第 8 页第六节槽车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验操作规程第 9 页第七节洗眼器操作规程第 10 页第八节槽车装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 11 页第九节化验岗位操作规程第 13 页第十节维修岗位操作规程第 14 页第十一节装卸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第 16 页第一节贮槽安全操作规程1。液氧、液氮贮槽安全操作1.1 使用前准备1。1。1 清除各管口、接头可能存在的水份等污物,所有与低温液体接触的零部件均需清洁干燥。1.1。2 逐一检查各专用阀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及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位置。1。1。3 检查控制仪表的规格、性能、准确性及灵活性。1。1.4 检查各紧固件、管道及其它零件的质量,确保管道畅通.1.1.5 吹除置换① 用干燥洁净的氮气对贮槽内筒及其管道系统进行吹除置换,以置换内部空气及水份.② 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大,则应从内筒底部充入、顶部排出;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轻则相反。③ 测定吹除出气口水份露点,使露点不高于-50°C 为合格.1。1。6 预冷① 打开顶部放空阀 V1736,关闭其它低温截止阀.② 以极小的流量缓缓向内筒充入液氧或液氮,使低温液体自然挥发来预冷内筒。③ 测定顶部放空口出气温度,观察内筒各测点温度及外筒底部测温点温度变化情况。④ 当内筒上部温度在一 80C 左右、下部温度在一 150C 左右外壳底部温度不低于 5C,顶部蒸发出气温度接近-20C 左右且气流量突然下跌或减小,表明贮槽开始结液。保持结液两小时,截断液氧或液氮来源,关闭所有阀门。1.2 低温液体灌充1。2.1 与空分塔配套使用时的充液操作① 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 V1722 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管路系统接通,并保持密封。② 开液面计平衡阀 V1727,液面计下阀 V1726,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液面计上阀 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③ 打开放空阀 V1736(02 气体由用户回收),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液体管路上的阀门(由系统带),液体从顶部进入槽内,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液阀.④ 注意槽内压力的变化,调节流量,以保证不超过设计压力的 90%.⑤ 检查内筒温度,当达到充入液体的温度后便可逐步加大充灌速度.⑥ 时刻注意绝热层空间的压力。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