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征询师(二级)考试模拟题及答案11、被动包涵式人际关系取向是( ): (A)爱慕掌握他人,能运用权力 (B)期盼他人引导,情愿追随他人 (C)对他人显得淡漠,负性心情较重,但期盼他人对自己亲切 (D)期盼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单 12、有关参与观看,如下说法错误的有( ): (A)观看者有也许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也许愈加真实 (B)观看者与被观看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许会有某些负面的影响 (C)观看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削减被观看者的紧急感或唐突感 (D)参与观看的重要目的在于观看者的自我体验 13、小朋友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普莱尔 (B)格塞尔 (C)施太伦 (D)达尔文 14、老年人感知觉退行性变化,如下错误的选项是( ): (A)感觉阈限减少,感受性下降。 (B)感觉阈限上升,感受性下降。 (C)“老花眼“是最明显的视力减退病症。 (D)味觉、嗅觉、皮肤觉渐渐迟钝。 15、陷入时刻偏执于思索“我是什么人“、“我该怎么做“的迟疑中,被束缚于其中不能自拔而失去自我,这个( )的体现。 (A)与他人距离失调 (B)否认的同一性选择 (C)同一性意识过剩 (D)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16、( )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A)嬉戏 (B)言语 (C)记忆 (D)认知 17、在小学小朋友的伙伴关系进展中,伙伴协同的社会交往趋势发生在:( ) (A)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B)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C)混合型集合关系期 (D)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18、皮亚杰将小朋友道德推断的进展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哪些是错误的( ) (A)前道德推断阶段发生在 4-5 岁前,这一阶段的小朋友只是承受行为的成果,还不能做道德意义上的推断。 (B)他律道德阶段的小朋友只注意行为规章和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和动机。 (C)自律道德阶段的小朋友不盲目听从权威,既考虑行为成果又考虑行为动机。 (D)自律道德阶段的小朋友听从道德现实主义。 19、“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出自先天的本能。“这一观点是精神分析学说的( )。 (A)动力观点 (B)分区观点 (C)进展观点 (D)适应观点 20、如下问题中,不相宜通过心理问询的方式处理的是:( ) (A)适应不良 (B)学习困难 (C)心情不稳定 (D)消失幻觉 参照答案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C 10、A 11、D 12、D 13、A 14、A 15、C 16、A 17、D 18、D 19、A 2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