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醒——防范电信诈骗专题电信诈骗时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采取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诱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账号打款或转账,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尽管公安机关开展了持续不断地打击,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快速发展蔓延,形势严峻,危害突出。电信诈骗团伙中,有专门成员负责编写诈骗剧本,紧跟社会热点,针对不用群体,量身定做、精心设计、编制骗术,其犯罪类型多,手段变化快。为预防员工上当受骗,导致员工财产受损,我部收集公安部刑侦局归纳出的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使用电话类的占、使用短信的占、使用网络的占),请各单位通过班前班后、宣传栏、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宣贯。、冒充好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账号主人对其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冒充公司老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搜索财务人员群,以“会计资格考试大纲文件”等为诱饵发送木马病毒,盗取财务人员使用的号码,并分析研判出财务人员老板的号码,再冒充公司老板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微信冒充公司老总诈骗财务人员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内部人员架构情况,复制公司老总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公司老总添加财务人员微信实施诈骗。、微信伪装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微信假冒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微信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微信盗用公众账号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