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定位的应用进展 祝立滨 张鹏 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麻醉科 在百余年的麻醉史中,麻醉的进展使许多外科新技术成为可能,新的进展有助于明显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管理的质量。其中神经阻滞历经多次兴衰起伏,到 60 年代由于术后镇痛技术的兴起,神经阻滞才再次引起重视[1],并已形成为麻醉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神经阻滞麻醉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和新技术,使阻滞方法多样化,增添了临床的选择性,提高了麻醉效果。 一 、神经阻滞进展的基础: (一) 临床外科发展对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 外科手术始终不断地对麻醉提出新要求。随着手术病人的增多,外科要求麻醉科做到术前准备简捷、麻醉方法迅速有效、术后恢复室滞留时间缩短,藉此利于快通道手术的实现;同时也要求骨关节手术病人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许多研究也证实,无论单独神经阻滞或与全麻复合,均能改善病人术后恢复的评分,缩短术后在恢复室滞留的时间,全麻用药量减少,术中或术后阿片类药使用量也减少。而全身麻醉病人往往因出现种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持续疼痛、恶心、呕吐、嗜睡等而需要延长住院滞留时间[2,3]。 Pavlin[4]对上肢手术病人比较了臂丛神经阻滞与全麻的术后恢复情况,接受臂丛阻滞麻醉病人的离院时间可提前70 min。 Vloka[5,6]等对下肢静脉剥脱术比较了下肢神经阻滞与腰麻的结果,施行股神经阻滞病人的出院时间可提前70 min。对于住院病人,神经阻滞也能通过减少术中和术后的疼痛程度而加速病人恢复。 (二)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发展 1、罗哌卡因是一个新型局麻药,化学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它所产生的感觉麻醉与布比卡因类似,但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毒性作用方面要好于RS-布比卡因。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某些病人意外地静脉注入大剂量罗哌卡因,但没有人发生有害的全身性毒性反应。另外,有人提出罗哌卡因经硬膜外给药时,会产生较明显的感觉运动分离,它能产生良好的止痛效果而其运动阻滞作用比布比卡因弱。十分适合用于神经阻滞。 2、 神经刺激器 传统的神经阻滞定位有赖于病人的配合针刺异感的出现,即异感定位,这难于准确确定神经的位置,获得满意的阻滞效果,而且往往还易出现神经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 [ 7] 。能否在体表精确的确定臂丛神经的走行,并使局麻药注入臂丛神经是获得满意的臂丛神经阻滞,是减少其并发症的关键。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无需患者诉说异感,凭借刺激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