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多年生常绿的单子叶禾本科竹亚科植物(也有分类学家把竹类植物独立为竹科)。有乔木、灌木、藤本,也有极少数秆型矮小、质地柔软而呈草本状。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竹种都是乔木状的。 竹子的生长发育不同于一般乔灌木树种,它们的竹秆寿命短,开花周期长,物种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营养体的分生来实现。 竹子的地下茎既是养分的贮存和输导的主要器官,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 竹类植物不仅具有根的向地性生长和秆的反向地性生长,而且还具有地下茎的横向地性生长。不论竹秆或竹鞭,都在长度增加的同时,加大直径的粗度和竹壁的厚度,它们的长度增加与其体积增加基本上是成正比的。 一、竹类植物生长发育的概念与特点 (一)植物生长发育的概念 植物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过程,是植物 生命活动的表现,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植物与其生存环境矛盾统一的结果。 过去研究者给植物生长的定义有:植物烘干重量的增加;细胞原生质的复制;细胞的增殖;植物体积永久性的增加等。 植物的发育是植物在生命过程中,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点和生态习性等的变化。 植物体由各种器官组成,各种器官又由各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种类型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础。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就是 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的细胞的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就是组成植物体的各种器官的形成、扩大和充实。而 细胞的增殖、扩大和充实,是器官形成、扩大和充实的基础。所以, 植物生长的过程就是植物体内细胞的增殖、扩大和充实过程。细胞 的增殖、扩大和充实过程,对整个植物来说是量的增加、是生长。然 而,对细胞本身来说是质的变化、是发育。因此,在植物体内,量变 和质变在不同器官中,可以同时发生。 一般情况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CO2 与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满足体内细胞的增殖、扩大和充实的需要,从而使植物体内物质积累,重量和体积的增加,称为正生长。 植物正常生长需要消耗能量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细胞内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氧化成 CO2 和水,并产生能量,以满足植物生命 活动的需要。植物的呼吸作用使植物体内物质减少,称为负生长。 因此,植物的生长量(W生)是光合累积量(W光)减呼吸消耗量 (W呼)。其关系为: W生=W光—W呼 在正常情况下,植物正生长量大于负生长量,则表现为生长量的增加。若植物体内物质积累量少于消耗量,则表现为生长量的减少。例如,植物种子发芽时,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