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个人觉得第二章是整个内容中理论性最强的一部分,要掌握这些内容得多看几遍书才行, 要是感到不好理解的话,只能死记了! 而且整个第二章内容已经很精简了,短短的二十页内容,几乎处处都是考点, 好好多看几遍书才行! 第一节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 1、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 2、与原子核发上非弹性碰撞; 3、与原子核发上弹性碰撞; 4、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 掌握以上各种作用方式的作用过程以及每种作用的关系式、由关系式得出的结论。 掌握概念 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间接致电离辐射; 线性碰撞阻止本领,质量碰撞阻止本领; (线性碰撞阻止本领 linear collision stopping pow er)入射带电粒子在靶物质中穿行单位长度路程时电离损失的平均能量(J*m-1) 质量碰撞阻止本领(mass collision stopping pow er)线性碰撞阻止本领除以靶物质的密度 线性辐射阻止本领,质量辐射阻止本领; 单位路程长度和单位质量厚度的辐射能量损失。 总质量阻止本领,质量角散射本领; 带电粒子在密度为 p 的介质中穿过路程 dl 时,一切形式的能量损失 dE 除以 pdl 而得的商。 质量角散射本领指均方散射角除以吸收块密度 p 和厚度 l 之积所得的商,与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入射电子的动量平方近似成反比。 射程,路经,半值深度,实际射程; 沿入射方向从入射位置至完全停止位置所经过的距离称为射程。粒子从入射位置至完全停止位置沿运动轨迹所经过的距离称为路径长度; 比电离; 带电粒子穿过靶物质时使物质原子电离产生电子-离子对,单位路程上产生的电子-离子对数目称为比电离,它与带电粒子在靶物质中的碰撞阻止本领成正比。 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 描述辐射品质的物理量,定义为 dE 除以 dl 而得的商。 第二节 X(r)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X(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区别与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而是首先把能量传递给带电粒子; 2)与物质的一次相互作用可以损失其能量的全部或很大一部分,而带电粒子则是通过许多次相互作用逐渐损失其能量; 3)光子束入射到物体时,其强度随穿透物质厚度近似呈指数衰减,而带电粒子有确定的射程,在射程之外观察不到带电粒子。 2、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 1)主要过程: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