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填空题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分析法。 2.当边际效应为正数时,总效用是(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 );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应( )。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 );第二、( )。 4.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第一、( );第二、( );第三、( )。 5.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 );(2)、( )。 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 )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7.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 )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 )。 8.在同一个无差异曲线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 )。 9.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 )和( )。 10.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者可能线向( )平行移动。 11.消费者行为理论有三个暗含的基本假设,即:( )、( )、( )。 二、选择题 ( )1.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A.提高欲望的同时,增加效用 B.减少欲望的同时,减少效用 C.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且不断增加 ( )3.张三愿意用 20美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 35美元卖头两件衬衫,45美元买头三件衬衫,如果衬衫的价格是 10美元,他如果购买了三件衬衫,则他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 A.0 B.5 C.10 D.15 ( )6.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预算线 A.不动 B.向右上方移动 C.向左下方移动 D.绕着某一点转动 ( )7.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 X和 Y,X的价格为 10,Y的价格为 2。若张某买了 7个单位的 X和 3个单位的 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 30个单位和 20个单位,则 A.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张某应增加 X的购买,减少 Y的购买 C.张某应增加 Y的购买,减少的 X购买 D.张某要想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2 ( )8.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则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 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 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 )2.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