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 (合计 20学时) 3.1 可逆制冷循环 3.1.1 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概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热力学循环包括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 正向循环:热能转化为机械功;逆向循环:消耗功。 从热力学角度说,制冷系统是利用逆向循环的能量转换系统,通过能量补偿,使制冷剂在循环中不断地从温度较低的被冷却对象中吸取热量,并向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排放热量。 按补偿能量的形式(或驱动方式),制冷方法主要归为两大类: 以机械能或电能补偿的(如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和热电式制冷机等)和以热能补偿的。 热源:一般将流出热量的对象(制冷剂从中吸收热量)称为~( heat source);热汇:将流入热量的对象(制冷剂向其排放热量)称为~(heat sink)。 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本质是:用能量补偿的方式把热量从低温热源排到高温热汇。因此,制冷循环不但可以用于使物体降到环境温度以下的制冷目的,也可以用于使物体升到环境温度以上的加热的目的。 (1)制冷机与热泵 制冷机以环境温度的水或空气作为高温热汇,利用逆向循环在低温下从低温热源吸热,收益是制冷量(有效吸热量); 热泵以环境温度的水或空气作为低温热源,利用逆向循环在高温下向高温热汇排热,收益是供热量。 上述两种设备均为逆向循环,区别仅在于使用目的。同一台机器既可供热又可实现制冷,则为热泵型制冷机。 (2)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 COP和循环效率 性能系数和循环效率是评价制冷循环的经济性指标。热力学关心的是能量转换的经济性,性能系数被用来反映消耗一定的补偿能可以获得多少收益能。即 COP=收益能量/补偿能量 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R=Q0/E,其中: 压缩式制冷机COPR=Q0/W,习惯上将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称之为制冷系数,用 表示。 吸收式制冷机COPR=Q0/Qg,习惯上将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称之为热力系数,用 表示。 热泵的性能系数:COPH=QH/E,其中压缩式制冷机COPH=QH/W, 吸收式制冷机COPH=QH/Qg, 习惯上称之为供热系数,用 表示。 对于热泵型制冷机,供热系数和制冷系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COPH=1+COPR 由于本课程主要讲述的对象是制冷机,评价的是制冷机性能,故在后续章节中出现的COP 即为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R 。 循环效率(或热力完善度)用来评价实际制冷循环与可逆循环的接近程度。热力学上最为完善的是可逆循环。 循环效率定义为:一个制冷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