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5章 利率行为 (教材第6 章,第100-132 页) 一、债券的年名义利率经常变动 本章任务在于解释名义利率(利率)波动的原因。 二、本章分析思路 (一)分析利率整体水平的决定因素。 (二)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负向相关,因此,通过解释债券价格波动的原因,解释利率波动的原因。 (三)本章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考察债券的供求变化债券价格和利率的变动。特别是所有的债务工具都可以看作债券。 5 .1 可贷资金理论:债券市场的供求 内容:(一)从研究债券的供求着手分析利率决定问题。 方法:(一)假定经济中只存在唯一一种类型的债券和单一的利率。 (二)用资产需求理论建立债券供给曲线。 一、债券的需求曲线 (一)方法 以不支付息票利息,但一年后支付给持有人 1000 美元面值的 1 年期贴现债券为例。 (二)利率与贴现债券价格之间的关系 1.如果投资者持有期为 1 年,则债券的投资回报率等于以到期回报率计量的利率,是一个已知的回报率。公式: PdPdFi RET e, 其中: i=利率=到期回报率; F =贴现债券的面值; Pd =贴现债券的初始购买价格。 2.含义 (1)特定的利率值对应于特定的债券价格。 (2)债券的价格与利率负向相关(参见教材图 6-1)。 (三)债券的需求曲线推导 1.债券价格上升时,利率必然下降。根据资产需求理论,在其他经济变量(例如收入,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风险和流动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这类债券预期回报率下降,因此债券需求量下降。 )(PdPdFiPd债券需求Bd。 2.图示 A 点:Pd=950US$时,%3.5053.0950/)9501000(i,Qd=1000 亿 US$。 B 点:Pd=900US$时,%1.11111.0900/)9001000(i,Qd=2000 亿 US$。 C 点:Pd=850 US$时,%6.17176.0850/)8501000(i,Qd=3000 亿 US$。 2 二、债券的供给曲线 图6-1 中 Pd=750US$, %3.33i,Qs=1000 亿US$(F 点)。 Pd=800US$,%25i,Qs=2000 亿US$(G 点)。 Pd=850US$, %6.17i,Qs=3000 亿US$(C 点)。 含义: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债券发行成本下降,企业(发行主体)筹集资金成本下降,企业更加希望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债券发行数量上升。 因此,债券的供给曲线与债券发行价格同方向变化。 三、债券市场的均衡 (一)债券市场均衡的含义 在债券市场上,当债券需求数量等于债券的供给数量时,债券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即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