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 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供助科学的仪器诊断,区别出事故多发驾驶员,并对他们实施针对性的再教育和训练,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开车应注意的事项,以有效地提高驾驶员群体的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从而使交通事故大幅度降低下来,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长安大学、陕西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百川、周有才、张校贵、刘浩学、杨立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 Appraisal way of automobiledriving suitability tes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驾驶员适宜性检测项目、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汽车驾驶员选用、上岗培训、轮训及对肇事汽车驾驶员进行再教育时的检测与评价。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驾驶适宜性 driving suitability 指驾驶员具有圆满完成职业驾驶工作所具备的心理、生理素质。 2.2 速度估计 Speed anticipation 指人对物体移动速度判断的能力。 2.3选择反应 Choice reaction 指人对不同刺激做出选择性反应的能力。此项目包括选择反应时间和误反应次数。 2.4处置判断 action judgement 指人对刺激信号的注意力分配和动作协调能力。 2.5动体视力 movement vision 指人和视标处于运动(其中一方运动或两方都运动)状态时的视力。 2.6暗适应 scotopia 指人在强光下突然进入黑暗后视力的适应能力。 2.7深度知觉 depth perception 又叫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指人感知同一物体凹凸或不同物体前后距离的知觉能力。 3、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包括以下七项: a)速度估计检测; b)选择反应时间检测; c)选择反应误反应次数检测; d)处置判断检测; e)动体视力检测: f)暗适应检测; g)深度知觉检测。 4、检测环境条件 ——正常室内温、湿度; ——工作环境应光线柔和,不应有不舒服的刺眼光线和明显的噪声干扰; ——检查场所严禁吸烟,且应配有干粉灭火器; ——检测时各设备之间不得相互干扰,建议各自建立独立检测间。 5、检测方法 5.1速度估计 5.1.1检测原理 采用微电脑控制视标滑块在支架上的运动状态。仪器面板上有一横槽,横槽左侧被一定宽度的黑色挡板遮住。小灯泡以一定速度在横槽中自右向式移动,中途因黑色挡板遮蔽而消失。受检者用眼睛跟踪灯泡移动速度,估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