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常用药物、剂型、剂量、用法、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一、利尿剂 强效利尿剂 呋塞米(速尿) 1.1剂型、剂量:片剂,20mg;针剂,20 mg(2ml)。 1.2用法:口服每次 10~40 mg,每日 3次,一般用3天;静脉注射每次 20~200 mg,视疗效及肾功能而定。 1.3.药理作用: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髓质部及皮质部鈉、氯的再吸收,因而尿中钠、钾与水的排出量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 1.4不良反应:水和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耳毒症,高尿酸血症,偶见心律失常及皮疹、肝损伤等。 1.5注意事项: 1.5.1避免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头孢噻啶等合用,以防耳及肾毒性。 1.5.2本品与降压药合用可增强降压效果,但剂量宜减少。 1.5.3当出现电解质紊乱时,宜采用间歇疗法用药1~3日,停药2~4日,用药期宜常规补钾,要稀释后缓慢静滴。应常规检查血中电解质浓度。 1.5.4对手术病人,在手术前 1周应停用本品,因本品能降低动脉对升压胺的反应,增加筒箭毒碱的肌松弛及麻痹作用。 布美他尼(利了) 1.1剂型、剂量:片剂,1mg;针剂,0.5 mg(2ml)。 1.2用法:口服每次 0.5~1 mg,每日 1~3次,一般用3天;静脉注射每次 0.5~1 mg,视疗效及肾功能而定。 1.3.药理作用:同呋塞米,但剂量为其 1/50。 1.4不良反应:较呋塞米为低,但大量及长期应用后,应定期检查电解质。 1.5注意事项: 1.5.1本品与降压药合用治疗高血压患者水肿时,剂量宜减少。 1.5.2本品不宜加于酸性溶液中静滴,易引起沉淀。 中效利尿剂 氢氯噻嗪(双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 1.1剂型、剂量:片剂,25mg。 1.2用法:口服每次 25~50 mg,每日 1~3次,一般用3天。 1.3.药理作用: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鈉、氯的再吸收,因而尿中钠、钾与水的排出量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利钠后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而引起血压下降,能使尿中钙离子减少,对尿崩症病人有抗利尿作用。 1.4不良反应:低钾血症,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耳毒症,高尿酸血症,长期服用可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病人应慎用。 1.5注意事项: 1.5.1本品排钾可增加强心甙的毒性,故与强心甙并用时应特别注意补钾。 1.5.2本品与普萘洛尔合用可增强降压效果。 1.5.3本品与保钾利尿药合用,可加强疗效减少排钾。 1.5.4本品与锂盐合用,可提高锂盐血浓度,故合并应用时注意减少锂盐的剂量。 弱效利尿剂 安体舒通(螺内酯) 1.1剂型、剂量:片剂,20mg;胶囊剂,20 mg。 1.2用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