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风病中医诊疗规范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中医诊疗规范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_第1页
1/14
中风病中医诊疗规范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_第2页
2/14
中风病中医诊疗规范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_第3页
3/14
1/15中风病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愤怒、饮食不节等诱因,惹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致使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以外;临床以忽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倾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痹为主症;拥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色;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有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洋溢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色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别的,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语言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颤动不只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忽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倾斜,语言謇涩或不语,麻痹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此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围。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倾斜、语言謇涩、偏身麻痹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实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 3/4 中风患者留有不一样程度的后遗症。1 诊断与鉴识诊断1.1 诊断重点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倾斜,语言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痹;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2/15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忽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向起病,快速达到症状的顶峰,而慢性中风常常寂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频频出现近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忽然,病情发展快速,伴有神志昏蒙。i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预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忽然出现一过性语言不利或肢体麻痹,视物昏花,1 日内发生数次,或几天内多次复发。发病年纪多在 40 岁以上。具备以上临床表现,联合起病形式、诱因、预兆症状、年纪即可诊断中风病。联合影像学检查(头颅 CT 或 MRI)可明确诊断。1.1.2 病类诊断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快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1.1.3 病期诊断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神昏者可延伸至发病 4 周。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此后。1.1.4 证候特色: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是中风病常有的证候因3/15素,在中风病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风病中医诊疗规范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