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联动,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是满足人们幸福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家和从业人员,都应该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创造安定、祥和、幸福、和谐的社会和家庭作出贡献。企业该如何保证安全生产,我认为要统筹兼顾以下十个方面:一、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二、要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1安全理念。比如说,一些企业盲目追求效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又比如,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比如,“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三、要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管理包括对人的安全管理和对物的安全管理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对人的安全管理占有特殊的位置。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很大的比重;即使是来自物的方面的原因,在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背后也隐藏着人的行为失误。因此,控制人的行为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人还是搞好安全生产的生力军,在控制人的行为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在“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方面扎扎实实做工作。一方面,要积极认真开展“三无”活动,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四、要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控制人的行为是防止伤亡事故的关键向题,也是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人的行为是个复杂的问题,安全管理工程主要从生理学和心理学2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管理措施,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