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地产工程可行性报告一、 前言 随着集团房地产业务不断扩张,土地储藏力度逐渐加大,未来开展对新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标准工程前期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躲避签约风险,提升集团竞争力,特制定可行性报告内容指引。 二、 可行性报告内容指引 工程决策背景及摘要 一、外部环境 1、 城市开展规划与宗地的关系及对工程开发的影响,如:交通捷运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城市功能规划与布局、局部区域开发重点、政府重大政策即将公布等; 2、 宗地所属地域在该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战略开展等方面的地位。例如,工程处在浦东,要说明浦东在上海的地位及作为全国重点开发区的情况。 3、 工程渊源,特别的政治或文化背景,如:危房改造、高新技术区生活住宅配套、文化园、政府重点工程等; 二、内部因素 1、 工程启动对公司未来几年开展战略、开展规划的意义〔一般 3—5 年〕,在公司开展中的地位〔是否核心工程〕; 2、 公司进入重点区域市场、工程合理布局,对公司提高市场覆盖率、提升品牌形象、降低经营风险、扩大社会影响力的作用; 3、 从公司未来的利润需求、可持续经营等角度描述立项的意义; 第一局部:工程概况 一、 宗地位置 宗地所处城市、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经济开发区、商贸金融区等〕的地理位置。 附图:工程在该城市的区位图,标记出宗地区域位置,与标志性市政设施、建筑物〔如市中心商圈、机场等〕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地段的定性描述〔与主要中心区域办公/商务/政府的关系〕。 二、 宗地现状 1、 四至范围; 2、 地势平坦状况,自然标高,与周边地势比拟; 3、 地面现状,包括宗地内是否有水渠、较深的沟壑〔小峡谷〕、池塘及高压线等对开发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并计算因此而损失的实际用地面积; 4、 地面现有居民情况,包括具体居住人数、户数,工厂数量、规模、产品性质、开工状况等,并说明对拆迁及工程开发进度的影响; 5、 地下情况,包括管线、地下电缆、暗渠、地上建筑物原有桩基及地下建筑/结构等,地上地下都要注意有没有受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可利用的构建; 6、 土地的完整性,有否市政代征地、市政绿化带、市政道路、名胜古迹、江河湖泊等因素分割土地; 7、 地质情况,包括土地结构、承载力、地下水位和抗震性要求。 附图:平面地形图,标记四至范围及相关数据; 地形地貌图,主要反映宗地地面建筑、河流、沟壑、高压线等内容; 地下状况图,包括地下管线、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