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总体内容”中的“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本课所依据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内容解析: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本框“运用你的经验”中的案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感觉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虽然案例中田某的行为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富有典型性。个别学生常常把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当成他的自由,甚至把抽烟喝酒、勒索财物也当成他的自由。对此,教师应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不仅仅从校纪班规的层面加以及时制止,更应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有效管理,不能置之不顾或放任自流。教材中倡导学生查阅义务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条件不具备,教师应主动查阅并加以阐述,剖析此种行为的危害性,指出这种不珍惜受教育权利以及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不良行为,实质就是不珍视自由的行为。本框题一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珍视自由”。本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自由的追求。要实现自由的追求,就要珍视自由。要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因为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第二目“践行平等”。本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平等的追求。要实现平等的追求,就要践行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教材最后设置了“拓展空间”,让学生办一期板报,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践行平等重要义的认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鼓励作品的原创性,强调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要以践行平等为主题。【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