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含义理论讨论综述【摘要】H.P.Grice 在 1967 年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大致经历了“创立—修补—重构”三个阶段,古典格氏理论不断进展,对语用学讨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格莱斯原则诞生近五十年来一直被学术界推崇为经典。但是语用学对其争论、批判、阐释、改造和修正也几乎没有间断过。本文对 Grice 会话含义原理的由来、概念及进展进行了阐释,对“后 Grice 原则”和“新 Grice 原则”的国内外讨论做了简单梳理,并根据现存问题,尝试对会话含义原理的应用进行展望。【关键词】格莱斯;会话含义;合作原则;语用学引言在日常语言的讨论中,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对于日常语言的观点存在着较大差异。Grice 通过意向来分析意义,将意义区分为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Grice 对意义的分析为会话含义理论奠定了基础。Grice 认为,在成功的语言交际中,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目标,或至少有一个交际的大方向。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守着一条基本原则,围绕这一共同目标方向而努力,在此过程中双方都保持一种合作的默契。合作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会话含义理论的形成。Grice 认为会话含义的推导过程是对说话者意图的把握过程。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说出某一语句或做出某一行为所表达的意义,往往是由说话者的意图所决定的,所以听者需要通过揣测说话者的意图来理解语句或行为所要表达的意义。随着语用学的不断进展,学术界对于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有了不同的见解。封宗信(2024)回顾了会话含义进展的历程。新 Grice 会话含义理论随之产生并进展。新 Grice 会话含义理论是对古典 Grice 会话含义理论的深化探讨与讨论。一、会话含义1.理论背景Grice1967 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座“逻辑与会话”中指出:人们会话时广泛使用省略、指代以及大量字面意义与会话主题不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而并不影响会话双方相互理解,是因为在会话中人们都遵循着一个目的或一组目的,相互配合,这种遵守共同目的的倾向他称之为“合作原则”。Grice 借鉴康德的哲学范畴来说明会话含义.是想用形式化的规则体系。将人类独特的话语能力(传统称之为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纳入形式逻辑的框架。他的这一理论与同一时期英国哲学家 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有某些相似之处。美国哲学家 Searle 进一步进展了 Austin 的理论,明确指出(1968):通过说出句子所做的言语行为就是句义的功能.讨论句义与讨论言语行为不是两个独立的讨论,而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所做的同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