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竞争与管理创新自 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如何在中国的市场上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的问题就一直是令人十分关怀的问题。以 1997 年为分界线,我们可以把 1978-1997 年的竞争称之为第一回合的竞争,把从 1998 年开始的竞争称之为第二回合的竞争。今日我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在第二回合的竞争中,中国的企业如何获胜。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在第一回合的竞争中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地位是如何的;然后讨论在第二回合刚刚开始的今日,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竞争环境和新的竞争态势;最后是向大家介绍我个人的讨论——全能竞争和价值创新。我们认为未来的第二回合竞争是一场在中国展开的全球化的竞争,未来的赢家必须是全能冠军。同时中国企业要想在现阶段的不利条件下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价值创新。 我今日与大家讨论的只是一个框架性的,目的是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也希望大家能与我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一、第一回合的竞争 ?????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进展不断壮大与深化。到 2000 年底,外资企业对华投资总额已经达到 4000 亿美金,企业总数达到 40 多万家;财宝 500 强中 60%的企业,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分公司,或者办事机构,其中 15 家企业,已经建立的 18 家 R&D机构。同时也可以看到到 1999 年,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已经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5%左右。可以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进展是非常的迅速的。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一开始被打蒙了以后,很多企业慢慢换过劲儿来了,并且经过十几,二十年的进展,在不少行业里,中国企业已经初步站稳了脚,甚至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彩电行业,从 91 年中国企业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 30%,进展到今日几乎占了市场份额的 80%,这就是巨大的进步;同时从 94 年开始,以 TCL 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又在大屏幕彩电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从 94 年不到 10%的市场份额进展到最近大概 70%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样的例子也可以在冰箱和 PC 等行业中看到。比如 PC 行业。在 91 年以前,由于政府保护的原因,中国的品牌机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 91 年市场开放以后,以 IBM 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一进来以后,就迅速的击垮很大一部分中国企业。但是从 93 年到 97 年,经过以联想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的艰苦努力,中国企业又重新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可以说又夺回了市场。?????? 可以说,经过第一回合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