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图片供应链金融是以产业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金融行为,本质上是依托供应链运营,开展金融业务,同时借助金融科技,结合金融业务创新和管理,在加速整个供应链资金流动效率的同时,也推动产业供应链的发展,提升产业供应链的总体效率和竞争力。这一理解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基础环境差异。供应链金融以产业供应链运营管理为基础,产业供应链运营管理水平高低、现有产业供应链数字化程度高低、未来数字化的难易程度和成本的高低都会对该产业的供应链金融产生重要影响,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2、场景诉求差异。金融活动的开展是针对产业供应链的具体业务进行的,不同产业不同环节的具体业务以及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都会对金融服务产生不同的痛点和价值诉求。3、服务扩展创新。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旨在优化整个产业的现金流,让利益各方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运营,因此,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目前我们在实务中最常见的融资借贷服务,还应该包括更广义的金融服务和服务组合。这也是参与其中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产品和管理创新的立足点。4、实务交织关联。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与产业供应链运营管理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不仅解决资金问题,还能帮助提升产业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二者在实务层面紧密相关,相互影响,不可分开看待。5、科技助推前提。供应链金融发展到平台化是金融科技助推的产物,继续往前进一步向智能化进阶,更是离不开行之有效的金融科技的运用和创新的推动。但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大多数科技运用的前提是数字化。具体场景业务活动的数字化,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数据基础。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如何推动产业供应链参与方的数字化,谁来承担产业数字化的成本是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否则,供应链金融将无法跳脱原来传统金融依靠主体财务信息和不动产抵押、担保的业务局限。基于以上业务层面对供应链金融的解读。本文梳理总结了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的能力架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能力可以是平台提供方自身的优势所在,也可以平台提供方从能够撬动的合作伙伴资源处整合到平台上的能力。这是一个相对理想状态的,比较完备的能力体系框架。这一方面意味着,在技术和成本经济的现实考虑下,实务中从业企业可能并不具备全部能力,但是完全可以以某一点为切入点先行开展业务,后续在摸索中逐步成长和完善。比如目前有不少金融机构首先选择搭建的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