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读后感两篇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后的岁月里,这颗智慧的、虽饱受疾病折磨却 在这个星球上过着一种非凡的生活、利用奇思异想和物理定律穿越宇宙 的大脑仍然关怀着宇宙的起源、时空的诞生、人类的过去与未来、走向和归宿,并给出一系列富有洞见的论断。 全书之始 我们为什么必须问大问题? 一章便是极好的范例。霍金用 回忆往事 的方式,通俗易懂而又逻辑清楚地陈述四个命题,表达了他写作此书的动力源: 1、对宇宙起源、外星文明等大问题的好奇与探求、尝试给出解释,是人类进展中的天性; 2、相较于历史上尝试过的其他手段,科学为我们更好地回答大问题提供了便利; 3、然而,科学由于自身的专业和复杂让公众感到望而生畏。从写作《时间简史》之时开始,霍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科学探究的进展以及对 大问题 的回应更好地为非讨论者所知,本书体现了他最新的尝试。 4、科学探究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太空的探究给予人类有关自身统一而非分裂的视野;反过来,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继续推动科学进展以及增进对大问题的理解的前提。 在本书第八章中,霍金分享了他对于探究太空的思考,可以被概括为两部分内容: 1、重要性:为什么要探究太空,这有何积极影响? 2、可能性:我们如何将探究太空的计划转换成为可行的具体方案? 对于前一个问题,霍金首先承认探究太空或许 不会解决地球上的任何直接问题 ,但却有两点理由使得 试一试 很有价值: 其一,继续人类历史上探究外部世界的光荣传统, 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 ,为人类的未来增加一种可能; 其二,使得人类团结起来,去面对共同的挑战。可以看出,霍金为太空探究意义所作辩护,正同构于上述他的四个命题(主要是 1和 4)。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霍金思维的缜密。 那么,倘使探究太空成为全球共识,会有何种影响呢?首先,这将是一场 持久战 。考虑到路途遥远和载人航天在探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太空的探究将以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为单位。其次,进入太空需要不小的成本,需要占据全球 GDP 的一定的份额。然而,在霍金看来,探究甚至国际间 竞赛 也会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 其一,产生对于科学的迷恋并且加速相关技术进步(正如冷战加快了人类登月的脚步); 其二,恢复公众对太空和科学的热情;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科学共同体。霍金警告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受科学技术支配的社会,但越来越少的人想进入科学领域: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