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传统几何纹样_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几何纹样及其艺术魅力 摘 要:几何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是人类智慧和制造力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几何纹样的起源及在传统服饰中的进展的概括,探讨几何纹样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中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打造出符合时代特色的几何纹样。 关键词:几何纹样;概述;传统服饰;演变;艺术魅力;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The Geometry Patterns and their Enchantme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Raiment LIANG Hui-e ,XU Zheng-zheng 几何形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的主要装饰纹样,“是将各种直线、曲线以及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装饰性纹样。”[1]它是基于动物、植物、图腾等对象,由其具象、写实演变来的高度抽象、概括化的纹样,体现了一种形式美的内涵。自新石器时代彩陶纹样至今,它一直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主要装饰纹样。随着现代审美意识的变化进展,几何纹样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了解、讨论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几何纹样的进展渊源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几何纹样的概述 据史料记载,几何形纹样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此纹样处在中国纹样进展史的最早期。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能认知几何形,距今 60 万年前的北京人制造并使用的略加打制的石器,证实人类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的认识。田自秉先生曾在《中国纹样史》一书中写道“几何纹在世界各国原始装饰中具有普遍的性质,成为共同的工艺文化现象。几何纹之所以在装饰纹样中最早地也是最多地出现,与人类的原始思维有关。”[2]从出土的动物、人物等形象的分析中,其装饰纹样并不是写实的完全摹仿,而是呈现出图案化了的几何形的结构。卢卡契曾说:“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仍属于集合的一般概念。因为在这里占主导地位的最终仍然是线条的几何规则系统,不论它是直线的或是折线的或曲线的都是一样。其中植物、动物甚至人物都不是在其自身存在的条件下被反映出来的,而是被插到一个由节奏、比例、对称、对等等的线条(或色彩线条的)关系中。在这一关系中,其形状和运动等只是成为由几何排列构成的统一体中的单纯的组成部分和因素。”[3]几何形纹样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它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抽象思维,对自然界存在的客观事物及图形进行的有意识地重新排列、组合、变形而形成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简洁性的纹饰。这些变形的几何纹样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应,是对自然世界认识的深化。 二、传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