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境界层次_医易结合是天人合一之道 随着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进展,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传统文化精髓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强烈关注与重视,很多仁人志士业已投身其中,进行缜密的讨论与继承,并将之发扬光大,造福社会乃至全人类。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各种疾病与疑难杂症的出现,中医与周易这两门古老而深奥的古代经典学科,更多更广泛地被世人关注和重视,从而进一步地渴望去讨论它,用以减轻和治愈人们所处的各种疾苦。中国自古至今就有“医源于易,易医同源”的说法。在中医的医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中医名家,这些名家同时又是易学“大家”。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就提出了“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论断。再如明代中医巨擎张景岳更认为“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道生之心鉴。” 由此可以看出“易医相通”之真谛,从而揭示了中医学与《周易》学具有相同的思想方法、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易医同源”反映了中医与《周易》理论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和认识根据。古人讲“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可见《易经》之学对中医的重要意义。 在从医几十年的人生生涯中,我一直在讨论易理治病的方法,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治方法,曾运用易理治疗了很多患者,并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下面有三则故事。 第一个事情是抑郁症的治疗 一位青年女性,患了抑郁症,闭门不出,闷闷不乐,怕见人,对一切事情都缺乏兴趣,时常出现生不如死的感觉,还有几次自杀未遂的情况。曾去过几家省级医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而且症状日趋加重。从中医角度来看,此人少气懒言(气虚、懒得说话),面色灰暗,与五脏中“肝”的关系密切,“疏肝”可以“解郁”。 我对她的情况了解以后,让她每天晚上 5~7 点(酉时),坐北面南听古代音乐“商音”:依照五行对应五音“角、徵、宫、商、羽”,五音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之理。“商”属金,金克木,肝属木,听“商音”的作用在于舒肝理气、调节情志,使之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如无上进心、感恩心、关爱心等,就会走向情绪极端化,引发自杀等不良后果。经过静坐,听音乐,并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晚睡觉前用姜水泡脚。治疗 21 天后,病人完全康复,如同正常人一般,并主动要求去上班。 第二个事情是怪病的治疗 一位青年女性,驾车上班时与迎面开来的车相撞,两车的车头均变形,引起旁观者惊呼,并认为车内人会伤亡惨重!结果,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