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的分层次作业设计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之后此名句便进展为教育学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在当代美术教学之中,作业分层情况的出现也是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既要保证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全面进展,同时又要对学生进展程度的不同有着明确的认识,利用作业分层的方法,实现美术教育的全面进展。一、小学美术教学的进展现状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课程标准的新规定,美术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其部分内容的要求如下。在小学的中年级,即三到四年级之中,美术课程的要求在于对图画中形状、色彩以及肌理的感受和认识。同时,在此学习阶段能够使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制作、体验、绘制不同的美术作品。不仅如此,在作品完成后,需要学生自发地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以及理解,提升自己的制造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如何贯彻落实上述内容,是目前小学美术老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而由于学习减负的总体要求,课堂作业便成了检测学生掌握情况的关键。不论处于义务教育的何种阶段,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考核,属于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有效、及时的作业设计不仅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反馈课堂上的教学知识,更能在美术课堂上激发学生在听课时的所思所想,促使他们热爱美术课堂以及提升自我制造力并对美的认识有自己的理解。但是部分学生却在老师讲授完知识之后,出现了脑子空白,不知道画什么的情况。二、小学美术分层作业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早在两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中,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在新课标环境下的美术课程教学中,运用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学习美术。在实际课堂中,每节课老师都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有学生领悟力好,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巧,有的学生则完不成。因此,因“学生而异”设置作业:一部分作业只需要掌握基础大纲就可完成,另一部分则是在基础知识上进行提高才能完成;或者有的需要与前面的知识融会贯穿,有的需要创新才能完成。通过这种方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不同的作业,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二)形式多样,选择自由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作品需要采纳多种形式、方法、材料才能完成,这不仅给予老师“宽阔”的作业发挥空间,也是给予学生一个发挥自我的平台。因此,作为当代美术老师,应多鼓舞学生运用不同材料、不同形式,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去完成美术作业,在高质量完成作品的同时,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