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自我评价 第 1 篇:学术诚信自我评价学术诚信自我评价 【篇 1:对于学术诚信问题的浅见】 对于学术诚信问题的浅见 摘要: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是我国培育高质量、高竞争力人才的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证。当今高校在学术诚信方面的现状和面临一系列问题,对高校教育的健康进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力图描述学术诚信问题的现状、剖析原因、寻找相应对策,从而对词问题产生有利的影响。 1.学术诚信问题的现状 作为刚从本科毕业的研一学生,我对于本科生学术诚信问题了解的非常清楚。由于本科成绩对于毕业找工作和保研资格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同学雇人代写论文发表,以便于评选保研资格和就业的时候获得一定的优势,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还有同学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集体作弊,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情况;更有甚者伪造贫困证明,虽然不涉及学术,但是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是极其不诚信的表现。 总的来说,当今大学的学术不诚信的状况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学术虚假化、学术商业化、学术泡沫化。最严重的是在本科生当中,由于自身储备的知识有限,本科生“创作”的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很多都是东拼西凑来的,甚至是买来的。相应的,也就产生了给别人代写论文的钱文交易的现象。而且在很多学习或者项目压力下,许多论文设计数据虚造的情况,作者编制不实的数据证据支持结论,产生很多价值低劣的论文。 2.学术不诚信的后果 首先,学术造假会扼杀学术创新。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学术讨论的创新。学术创新要求讨论者具有艰苦奋斗, 坚韧拼搏的精神、要求讨论者具有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神,要讲究信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而学术造假的人随意抄袭、剽窃,进行学术欺诈,就会导致学术讨论失败。没有创新,学术讨论就失去了它的应有价值。社会本应奖励创新,打击学术造假,可是现实中学术造假不仅不会受到查处和惩处,反而名利双收,这大大挫伤宽阔学术讨论者的创新积极性,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助长浮躁之风。严重腐蚀和瓦解学术队伍,学术讨论的创新精神荡然无存, 学术创新的动力被完全消磨掉。 其次,学术不诚信败坏学术声誉。自古以来,学术界在人类社会的进展中一种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民众历来对 “读书人”怀有一种朴素的信任与好感,尊重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时至今日,在当下中国,公众对专家学者、知识分子在国家进展、文化传承中所担负的角色仍然抱有很高的期待,这就要求学术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