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学模式课堂实验工作总结 一、做好导学指导,让学生真学。 如何让学生发挥有效预习,做到会预习。开学初学校要求任课老师注重指导学生建立预习本。即:数学学科要在预习本上写出自己回家预习后,自选课后三道题并做出答案,创编一道题并作答;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在预习本上写出字、词和对文章的分段、段意、主要内容等。并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读书感悟,做好批注。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预习有难度。但是,我们常常开家长会和家长取得沟通,让家长帮助学生做好预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生能够逐渐建立一个有效的预习本,上课的时候能够结合预习本和师生进行沟通汇报。课堂上能够结合预习本进行汇报预习收获和困惑。充分发挥学生预习效应,构建了有效课堂。 二、做好多元评价,让学生真思。 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加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分享应有的教学权利,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而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而不厌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加教学活动。评价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机制,通过老师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成功的喜悦,心情的舒服,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有个正确的自我评价。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进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 为此,我校在开学初就要求任课老师尝试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如:老师在学生汇报预习后评价语言“你是一个会预习的学生”、“你的预习方法值得大家学习”、“你在预习中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问题后进行解决问题,你真棒!”等等。评价语言如何运用适时,我们探究要做到及时点拨、恰如其分。 又如:二年级谭刚老师在语文课上,当他发现有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有的同学回家预习很充分,朗读特别有感情。他就及时评价说:“我们要向王雨涵学习,回家能把课文不但读熟而且有感情。刚才写生字我们也看到了,他写的生字都写对了。说明他回家预习仔细。” 总之,学校要求老师鼓舞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之间互相看到优点和不足,互相长进。老师和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富有激励性。这样教学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灵活开放的有效课堂。 三、做好综合性学习指导,让学生真练。 结合我校的语文学科的校本课程,我们构建的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