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选择——《分类》教学片段与反思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分类的知识,你能把你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分类吗? 生:能! 师:你分什么? 生:我想把书包里的书进行整理、分类。 生:我也是。 师:那我们就开始行动吧! 生:老师,书包里东西太多,桌上放不下。 生:就是。 生:我们去操场上分,行吗? …… 师:好,我们就去操场上,去之前请听老师要求,不能影响别班上课,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看看,还有什么能分类的,十分钟后,回教室来给大家汇报。 教室里一片欢腾,无人不欢呼雀跃,学生都兴高采烈地提着书包来到操场上,把书包的东西全都倒出来,仔细地分起来,不一会儿,小组又东张西望地观察着,讨论着……十分钟后,学生回到教室。 师:你刚才是怎么整理书包的? 生:我按用途分,笔分一类,练习本分一类,书分一类。 生:语文类分一起,数学类分一起…… 师:你们真棒,这样分以后,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找东西时,好找多了。 生:书包整齐了。 师:同学们这个小管家当的不错,一会儿就把书包整理的又整齐,又美观。 师:你们还有别的分类吗? 生:我们还分了鞋子,球鞋分一类,皮鞋分一类。 生:我们按颜色分袜子。 生:周围的窗玻璃按颜色分,生,校内,人分一起,花草树木分一起,房子,石头,分一起…… 学生个个都有很多收获,教室里个个小手举得老高,眼神饱满地等待着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当学生提出书多桌子上放不下,到操场上,假如老师不予理睬,这些提议者和响应者,自尊心肯定会受挫,学习兴趣会下降,那么这节课会非常失败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的,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与老师创设的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很大关系。创设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年龄特征,能够让学生参加、实践探究,创设的情景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一年级的学生叛逆心理是很强的,你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他的学习兴趣会高涨,学习效率会成倍的提高,学生在宽阔的操场上边玩边学习,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习数学,无拘无束地尽展自己的本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了学生的应用、实践的机会/儿童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离不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