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和漏电起痕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和漏电起痕_第1页
1/6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和漏电起痕_第2页
2/6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和漏电起痕_第3页
3/6
・伸“6如匕啪:XJW±4相对漏电起痕指数相比漏电起痕指数(或称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omparativeTrackingIndex(CTI):材料表面能经受住 50 滴电解液(0.1%氯化铵水溶液)而没有形成漏电痕迹的最高电压值,单位为V。相关概念漏电起痕(Tracking):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电解液的联合作用下逐渐形成导电通路的过程。耐漏电起痕指数 ProofTrackingIndex(PTI):材料表面在 30 秒一滴速率下经受住 50 滴电解液的作用后形成永久性导电炭通路所需的电压,以 V 表示。模型聚合物绝缘材料有着特殊的电气破坏现象,即聚合物绝缘材料表面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电痕劣化现象,并且可以导致电痕破坏。电痕破坏是指当材料表面存在潮湿与污秽、电场足够大时,表面将有漏电流产生,在电流的焦耳热作用下,水分被蒸发,随着材料表面液膜的分离形成的缝隙(称为干燥带),在干燥带形成瞬间液膜间场强达到放电场强而导致放电,放电产生的热量使材料表面局部碳化,由于碳化生成物的导电率高,此处的电场密度集中于该碳化部分,引起放电的重复发生,在其周围产生更多的碳化物,形成碳化导电路,并向电极方向伸展,最终导致短路。等级划分测试方法IEC-60112 标准:《固体绝缘材料耐漏电起痕指数和相比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MethodsforthedeterminationoftheproofandthecomparativetrackingindicesofsolidinsulatingmaterialsGB/T4207-84: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GB/T4207-2003idtIEC60112-1979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如右图 CTI 测试仪器电极示意图影响因素试样厚度GB/T4207-2003 规定,试样厚度不得小于 3mm,因为通常情况下试样下的垫块是玻璃或钢板,由于试验时电离 NH4CI 溶液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试样必须耐受热量的情况下,如果试样过薄试样上的热量就会很快传递掉,就起不到试样耐受电离 NH4CI 溶液的作用。因此在试验时应保证试样厚度不小于 3mm,应采用同材质的试样叠加的方式,使试样厚度不小于 3mm。同时叠加的试样尺寸应尽可能一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电阻率GB/T4207-2003 中规定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调制 NH4CI 溶液,使溶液的电阻率达到(395±5)欧・cm。但标准中未规定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电阻率。笔者在长期的试验中得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电阻率会影响验结果,使试验结果电压降低。因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电阻率较低,就意味着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和漏电起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