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观察和改进策略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观察和改进策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学过程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分析,需要从几个维度开展问题观察:一、主体活动的有效性一个课堂如不能体现主体的有效性,那就不是一节有效的课堂。在主体互动的过程中要有新的,有意义的内容生成,同时师生之间的问和答都融入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只是老师一连串的问题和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虽然很热烈频繁,但不能算有效的活动。同时课堂上要保证主体间平等的参与机会,课堂上每一个互动的环节都要涉及更多的主体。二、知识的输入过程每一节课都有知识的输入过程,但呈现的效果却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输入的时机和形式是否恰到好处。时机是在恰当的时候输入了适当的知识;形式是指适当的知识以最具表达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主体的沟通和理解变得快捷。要想做好这点,需要对当堂内容的透彻理解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深刻洞察。三、教学环节的连贯性“课堂是教师对教学一种结构化的设计和演绎”,每一节课都有其教学环节,但并不是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环节都能体现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关键在于一节课各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所以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既是行云流水,又环环相扣。四、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在利用教学资源这方面,很多老师只是利用本学科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经验丰富的老师可能会运用本学科领域内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以及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但在新课程指导下,教学资源还应该包含教学过程中经过情景互动、交流碰撞生成的新的课程资源,从而丰富预期的课堂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好课是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情景,创造设计恰当的问题,积极挑战学生的思维。五、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预期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多教学过程有指向性的作用,不恰当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无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知识和活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指标。上述五个纬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和整体。主体有效性是教学过程中主体的活动;知识的输入则是教学活动中知识运用的艺术;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关注全过程教学活动展开的结构;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关注的是知识本身的形态;教学目标的达成则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状态。问题观察和实践改进需要一套环环相扣而又行知有效的操作流程1.观察问题进入课堂,必须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善于观察教学中的问题,并且在可能有很多问题的情况下,抓住主要的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2.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