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建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契机。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视角分析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思路,对于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经受各种风险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步彰显党的执政能力 去年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冲击力之强、影响程度之深、涉及范围之广,史所罕见。这场金融危机既是对世界经济整体格局的一次重大冲击和各国综合实力的实际检验,也是对当代世界各种政治制度的一次严峻挑战和考验。它不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内在表现,是“新自由主义”大肆泛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再次暴露了西方政治制度固有的弊端,并引发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整体危机。 在应对危机中,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突出发展这个主题不动摇,牢牢掌握了应对这场危机的主动权。作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战略部署,保持了经济增长较快、结构优化、价格回稳、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使我国国民经济在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局面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领域,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在政治领域,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使党和国家的创造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在文化领域,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民心,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社会领域,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以保障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任务,使民生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正是我们党深入探索执政规律,加强党的执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