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标及用能情况预◊区域摘要表(表 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节能评估区域界定第二节节能评估依据第三节节能评估原则和目的第四节节能评估内容和重点第二章区域产业和能源概况及发展规划第一节区域基本情况及产业发展现状第二节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第三节区域能源供应情况第四节区域能源发展规划(主要涉及区域能源供应发展规划、内部能源项目建设规划、内部供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第一节区域能源“双控”指标确定(区域所在区节能主管部门核定或下达,应包括该区域的能源消费强度和用能总量、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第二节区域能源使用情况(包括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能源品种消费情况,主要用能企业(至少需包含年耗能 3000 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名单及附件广州市区域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南能耗情况等)第三节区域用能情况预测(2020 年情况预测,以及中长期情况预测)第四节区域在建或拟建重点项目情况(需明确投产时间和预计能源消费情况)区域能效指标第一节区域主要行业经济(产值、工业增加值等)能效指标评价第二节区域主要行业物理(工序、设备、产品、建筑面积、用能人员等)能效指标评价第三节区域主要企业(既有、在建和拟建)能效(包括经济能效指标和物理能效指标)分析第四节区域拟设立的能效指标限额值(针对今后新引入项目,可以是产值、工业增加值能效,或者行业能效标准,可参照《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 年版)》中产值能耗相应标准)第五章区域用能管控第一节区域内高耗能行业情况第二节区域内节能管控行业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内的项目需单独进行节能审查,应包括高耗能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5000 吨以上的项目以及其他该区域不适宜建设的高耗能行业项目)第三节区域内用能审批管理制度(应包括项目能效准入审核制度、项目节能审查告知承诺制实施流程、项目公示制度等)第四节区域用能事中事后监管(应包括项目节能验收、事中事后监察检查、违法违规的惩罚措施等)第五节区域内相关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建设内容、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及建设计划等)第六章区域节能措施第一节区域节能管理制度建设(包括管理机构日常管理制度、能耗监测预警机制、奖惩机制等)第二节区域节能技术推广制度(包括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新能源应用推广、节能奖励、能效领跑者等)第三节公共区域和基础设施节能措施(包括区域集中供热供冷项目、区域内交通优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公共照明等)第七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