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感悟“教育均衡”

感悟“教育均衡”_第1页
1/2
感悟“教育均衡”_第2页
2/2
感悟“教育均衡”每到新的学年,中心小学的各个教学班都要新增不少生源,特别是中、高年级要集中全镇大部分村小、及教学点的学生,这种中、高年级集中办学方式在农村乡镇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现今计划生育抓得好,生源少,这种办学方式可以更好地优化化教学资源,体现教育的均衡性。 可这件好事却让中心小学的老师非常头痛,关键原因还是村小的教学质量差,并班后这部分学生的管理难度大。就拿这两天并到我班的 7 个学生来说吧:开学第一天,感觉到自己还没有进入到教学的状态,学生似乎也还没有从假期不回过神来,于是就找来上学期的试卷让学生订正。在发放试卷的过程中,我也浏览了一下刚转来的学生的成绩:最高分 70 分,最低分 31 分,平均分不足 50 分,比我班原来的平均成绩少了十几分,简直不可思议。 可经过两天的接触,和他们课堂上的表现,我发现这 7 个学生中除了两个学生学习新知识慢一点外,其他几个能完全跟上班上中等学生的水平,特别是有几个课堂上特别投入,如此表现,不可能学不好呀,这又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一,村小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村小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一般的老师都不同意去,即使牵强派去任教,老师也是走马灯似的更换,而能在哪里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这部分人一般都是民师出生,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素养。民师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产物,这部分老师年龄偏大,有些是老师甚至是父子两代人的老师,虽然时代不同,但这些老老师还是秉承着过去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如今的教学相比几十年来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所沿用的还是过去的老一套。 其二,老师缺乏敬业精神。 过去有句俗话:生姜还是老的辣,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一部分老老师感觉到自己的教育生涯已成定数,没有什么看好的前景,特别是大多数职称、工资都已达到了最高点,没有变动的可能。特别是有些的年龄不太大的老师(50 岁左右),通过各种关系早在几年前就病退在家,而学校为了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没有上报,他们依旧享受着高工资、高职称,这些老师的作为及学校的管理方式,让其他的同龄老师产生了攀比心理,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质量。因此工作起来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工作态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面对这些,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老师,只能为这些孩子惋惜,假如他们不是属于村小,而是早在三年前能就读于中心小学,且不说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感悟“教育均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