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一、填空题(每格 1 分,共 20 分)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 d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3、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丄化科学知识,提咼认识能力。4、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合作学习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五、教学设计题(12 分)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一分一总的表达方法。(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