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随感-教育不是奥运会

教师随感-教育不是奥运会_第1页
1/3
教师随感-教育不是奥运会_第2页
2/3
教师随感-教育不是奥运会_第3页
3/3
老师随感 教育不是奥运会近期和奥运会相关的各类话题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各项金牌得主的事迹刷爆了朋友圈,但金牌只有一枚,当所有的闪光灯和荣耀都给了金牌得主,哪些没有获得金牌、没有获得奖牌,甚至没有出线的运动员,我们又该怎样去看待,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去看待、去学习、去传承这恐怕也是一道我们必须要交给孩子的人生课题。 之所以有这样想法,源自李希贵校长写得一篇和团队建设相关的文章,文章开篇,李校长便针对现状,提出了这样的发问:老师,一个特别需要集体智慧的岗位为何都在单兵独斗。 中国女排的事迹很是鼓舞人心,虽然中国的总奖牌数屈居第三,但女排的胜出却给了全世界中国第一的印象,感谢郎平、感谢女排、感谢所有一线的教练员和运动健儿们,这是属于中国健儿的集体荣耀。 在学校,我们也应该给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不是说比分排名不好,但我们要分清主次、区分利害,任何形式的考试都是策略,分数也仅是度量工具,考试和分数都不是目的。检测的唯一便是查漏补缺,学生学识、技能、品行在相互参考、自我修正中不断完善,而非恶意的攀比和竞争。 中国的教育事业绝非靠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除了依靠老师个体的智慧,传承前辈经验、借鉴同伴成果也同样重要。面对世界风云、五洲霜雪的影响和搅动,即使他们能够连纵结横,应对挑战也并非易事,更何况普遍存在的个人作战格局。所以,合作意识至关重要,团队建设迫在眉睫。 文中作者还举了一个日本的例子,他们的各项活动均以团队为单位,有意回避对个体分数过多的渲染,很多日本小学生都不太同意提及与竞争相关的字眼,常常把合作挂在嘴边。 假如学校不是学生寻找同伴、寻求合作最佳发源地,假如学校充斥的尽是寻找竞争、寻找对手,父母和老师眼里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即便是他们大器偶成,他们也不会感到欢乐。 奥运会不是仅诞生个人夺金的场地,教育也不仅是生产学科第一名的场所,奥运精神需要借助金牌来传承,教育真谛也需借助成长成才的双赢来捍卫。我们的愿景应该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冠军不如共提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随感-教育不是奥运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