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爱国的事迹 800 字 杜甫爱国的事迹第一篇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希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阔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旧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理想”、“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杜甫爱国的事迹第二篇 游毕九寨沟、峨眉山、乐山之后我们返回成都,第二天我们兴致勃勃前往市繁华地段的杜甫草堂游览。 杜甫是我国诗坛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诗圣”,曾经经历过唐朝三个时期的变化。我映像中的杜甫和李白一样逍遥,像江湖人士一样畅所欲为,像朝廷高官一样富贵荣华,同时也备受大家的尊重。但游过杜甫草堂后,事实证明了我的观点是错误的。 走进杜甫草堂,我的第一感觉是幽静。庭院四处长满了风雅的竹子。香樟树、松树、柏树遮住了一片天,池塘里养着肥硕鲜嫩的锦鲤(当然不是杜甫时代的)。草...